《桂林山水》听后思
张雪芬
听了《桂林山水》这节录象课,使我受益匪浅,我觉得这是一节实在的、高效的阅读课。它体现了以下这些特点:
一、 注重读中感悟
我们知道优美的读不仅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本途径,而且能给听者以深刻启迪。这位老师能做到“实践读”,面向全体学生,让每个学生会读、真正的读,并对学生的读进行指导、引导、评价,成为学生读与悟的桥梁。如指导这一句时,“漓江的水真绿啊,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。”老师让学生先理解“真”字所体现的感情,理解“无暇”的意思,再去体会朗读,想这样充满智慧的点拨还有很多,通过这样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读得更好、懂得更深。
二、 灵活的教学方法
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,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录象资料,再配以优美的朗读,给整节课增色不少。特别是在学习桂林山的特点部分时,老师出示了一些山峰的图片,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给他们起名字,说说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座,这样的教学方法正体现了老师非常善于利用空白点,使学生有了个性表达的机会,可以说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语言实践。
整节课教学可以分成两大块,是桂林水的特点和山的特点的教学,在教学山的特点这部分时,老师能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,让他们自己总结学习水的特点的方法,再全班交流。在这个过程中,正因为老师给了学生一些权利,才能让学生得到了一次锻炼、思考的机会。
听完这节课感觉优点多多,但我个人认为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,如在学习课文最后一段和回家作业的布置有重复的地方,另外这节课缺少让学生练笔的机会,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描写山水的手法,试着描写一样景物,做到学
http://blog.yuwenonline.com/user1/974/archives/2006/10720.html#